健康宣教

您的位置: 首页 健康宣教详细

感染性疾病、肝病健康教育

发布时间:2015-10-16 00:00:00

微波消融术治疗肝癌

我国是肝炎大国,原发性肝癌在我国高发,目前,我国患者数约占全球的55%。迄今为止,大约只有20%~30%的肝癌患者适合于手术切除,其余70%~80%左右的只能采取非手术治疗。微波消融以创伤小、安全可靠、治疗彻底、复发率低、并发症少、一次性杀灭肿瘤等优点,广泛的应用于肝癌的非手术治疗,成为国内外肝癌治疗的一个热点。B超或CT引导下经皮肝癌微波消融治疗近来发展迅速,在小肝癌,早期肝癌的治疗中已获得与外科手术切除相近的远期疗效。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疗法是振荡频率(2450MHz)通过组织时可以使电极周围组织中的水分子高速振荡,高速振荡分子因摩擦产生大量的热量,治疗区温度范围约有80℃-100℃,由中心向周围递减,消融区呈椭圆形,其短径3.5cm-4cm左右,并且其内的细胞完全死亡,因此,已经成为追求某些实体恶性肿瘤原位根治的方法之一。

一、治疗方法:根据病灶位置,患者取仰卧位、侧卧位或俯卧位,在B超或CT引导下确定肿瘤的大小、部位,经体表精确定位,选择距离肿瘤较近且适宜进针的部位,确定穿刺方向、角度及进针深度后,B超或CT引导性进行穿刺,确认穿刺针进入肿瘤中心后进行射频消融治疗。治疗完毕,退针、拔针

二、微波消融术术前准备:

1、心理准备:随着手术和监护支持方法的改进,这一治疗方法,危险性小,疗效佳,可取得改善症状,缩小肿瘤的效果。

2、术前准备:术前完善各项指标如血常规、血凝四项、肝肾功能、离子、血糖、甲胎蛋白、心电图、胸片等,测量生命体征,评估手术耐受程度,以保证手术顺利完成并尽可能达到预期目的。术前常规禁食8小时,禁饮水6小时,目的是为了防止麻醉或手术中呕吐而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术前1~2天在B超下定位,手术当日将CT片子带入微创治疗室。术前根据需要剃去术区毛发,清洁皮肤。建立静脉通道,如需全身麻醉,应按全麻做好术前准备工作。手术日晨更换手术衣裤。术前练习床上大小便。术前排空膀胱。

3、术后您有可能遇到的一些不适的问题:

(1)您术后回到病房,护士会为您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主要为了预防术后出现呕吐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低流量吸氧为了增加肝细胞含氧量,促进肝细胞再生,减轻肝细胞损伤。我们会为您上床边心电监护监测您的血压,脉搏,呼吸,严密观察伤口情况。

(2)术后您也许会不习惯在床上排尿。而导尿不仅增加泌尿道感染机会,并且在插导尿管时会引起疼痛,只要保持稳定心理,不要着急,床上排尿是完全可能的。

(3)术后活动:术后应卧床休息12~24小时,6小时后可在床上活动肢体,12~24小时后根据自身的情况,可下床活动。3天内不做剧烈运动,有肛门排便或排气后方可进食少量流质饮食,如无恶心呕吐及明显腹痛可进流食或半流食,次日开始进优质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一般穿刺伤口处用敷料给予加压包扎,我们会随时观察穿刺点有无出血及血肿。当您咳嗽,打喷嚏,用力排便都可引起伤口出血,应尽量避免。咳嗽时尽量用手按压伤口。

(4)个别病人术后会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胀、腹痛、发热等不适症状,这些都属于正常现象,请您不必过于担心,医生会给您根据您的症状进行对症处理以减轻您的不适。注意饮食的多样化,少量多餐,给予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的食物,多进食牛奶,鸡蛋,虾,瘦肉,新鲜蔬菜,水果等,禁食油炸和酸辣、刺激性强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4、出院指导

患者出院后嘱患者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注意休息,指导患者学会自我保健,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方法,提高患者心理适应能力和社会生活能力。适当运动,避免劳累,应戒烟酒、忌辛辣食物,禁食霉变食物,按时进餐,进食高营养、高维生素、高热量、低盐、低脂肪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定期复查B超或CT、血常规、AFP及肝功能,及早发现复发的肿瘤并及早给予治疗。

2382135835eec4c9ce3bd3b5fd65da00.png

 


戊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健康教育

一、定义:戊型病毒性肝炎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导致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经消化道传播,是我国乙类法定传染病之一,常引起暴发流行,近年来散发病例持续上升。

二、传播途径:

1.食物污:可导致此病爆发,我国曾报道因为食物受传染而导致戊肝爆发。

2.经粪-口渠道传播:多因为水源被粪便污染所导致的,发病高峰多于雨季或者洪水后,其流行规模视水源污染程度而异。

3.平时生活密切接触传播。

4.输血道:通过静脉输入含戊肝病毒血液或血浆,也会使受血者发生HEV感染。

三、传染源:戊型肝炎的传染源包括戊型肝炎临床感染者、亚临床感染者以及感染HEV的动物。目前已公认戊型肝炎是一种人畜共患病。

四、人群易患性

任何年龄组均可感染HEV,但儿童、青少年以亚临床感染为主,而戊型肝炎临床病例

主要见于青壮年和中老年人。孕妇感染HEV后,病情较为严重,尤其是妊娠中晚期孕妇感染HEV,病死率可高达20%。

五、临床表现

潜伏期10~60日,平均40日。一般起病急,黄疸多见。半数有发热,伴有乏力、恶心、呕吐、肝区痛。约1/3有关节痛。常见胆汁淤积状,如皮肤瘙痒、大便色变浅较甲型肝炎明显。多数肝大,脾大较少见。大多数病人黄疸于2周左右消退,病程6~8周,一般不发展为慢性。孕妇感染HEV后病情重,易发生肝功能衰竭,尤其妊娠晚期病死率高,可见流产、死胎、产后大出血,其原因可能与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低下有关。老年戊型肝炎临床症状重,持续时间长,且黄疸深,皮肤瘙痒多见,容易出现合并症和并发症,治疗效果差。HBsAg阳性者重叠感染HEV,病情加重,易发展为急性重型肝炎。

 

预防措施

 

2、管理传染源:加强对病人和亚临床感染者(隐性感染者)的管理,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隔离期自发病之日起不少于3周,尽量减少对家庭成员和其他密切接触者传播的机会,尽量避免续发病例的发生;对可疑者和密切接触者,应在接触病人6周内接受医学观察,在此期间,接受定期检查,一旦明确发病,即应隔离治疗。

8d173d3d9b6821d6103a5097ebb9985f.jpg


3、切断传播途径:①预防“病从口入”,普及预防戊肝等肠道传染病的知识;②保护水源,严防水源污染,不喝生水;③搞好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及外出归来要洗手,食具、茶具及生活用具等要经常消毒,提倡分开使用;做到不进食不洁食品,不在无卫生条件保障的排档等地方进餐,尤其不进食生、半生水产品;④加强饮食行业的卫生管理;⑤消灭可传播戊肝等肠道传染病的媒介昆虫,如苍蝇、蟑螂。

 

恙虫病患者的健康宣教

 

一、 定义:恙虫病又名丛林斑疹伤寒,是由恙虫病立克次体

88c916e74599adc50e5ea97557a8804a.png

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系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啮齿类为主要传染源恙螨幼虫为传播媒介。是以发热,毒血症,焦痂,淋巴结

肿大及皮疹等为临床特征。

    二、传染源:本病主要流行于啮齿类动物中,野鼠和家鼠感染后多无症状,而在体内长期保存病原体,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三、传播途径:传播本病的恙螨很微小,成虫长义不超过1mm,色呈橘红、红或淡黄;多集居于杂草丛生的丛林中,人在疫区的田野或草地上工作、卧息 时,可因被受染幼虫叮咬而感染,在农忙和洪水期间易发生流行。

四、人群易感者:人对恙虫病立克次体普遍易感。农民、与草地频繁接触的青少年、从事野外劳动者易得本病。男多于女,得病后对同株病原体有持久免疫力,对不同株的免疫仅能维持数月。

五、临床表现

潜伏期5~20天,一般为10~14天。起病多突然,体温迅速上升,达39~40℃以上,伴寒战、剧烈头痛、四肢酸痛、恶心呕吐便秘、颜面潮红、结膜充血、咳嗽胸痛等。个别患者诉眶后痛及眼球转动痛。

(一)焦痂和溃疡 为本病特征之一,见于65%~98%患者。幼虫叮咬处先出现红色丘疹,成水疱后破裂,中央坏死结褐色或黑色痂,称为焦痂。焦痂圆形或椭圆形,围有红晕,痂皮脱落后成小溃疡;大小不一,直径1~15mm,平均约5mm,边缘略耸起,底部为淡红色肉芽组织。一般无痛痒感,偶继发化脓。多数只有一个焦痂,但也有多至2~3个及10个以上者。幼虫好侵袭人体潮湿、气味较浓的部位,故焦痂多见于腋窝、腹股沟、会阴、外生殖器、肛门等处,但头、颈、胸、乳、四肥、腹、臀、背、眼睑、足趾等部位也可发现。

(二)淋巴结肿大 绝大部分有之。焦痂附近的局部淋巴结肿大如核桃蚕豆大小,压痛而可移动,不化脓,消失较慢。全身浅表淋巴结可轻度肿大。

(三)皮疹 为斑疹或斑丘疹,暗红色,加压即退,少数呈出血性;大小不一,一般约3~5mm,以胸、背和腹部较多,向四肢发展。

六、恙虫病的护理及注意事项

1、随时测量体温,密切观察体温的变化。

2、及时按医嘱使用氯霉素,强力霉素等对此疾病有特的抗生素。

3、当高热、体温不降时可采用物理降温,如:冰敷、温水擦浴和药物降温。

4、体温过高时,应限制活动量,防止头晕引起坠床或跌倒,鼓励多饮水,注意卧床休息,给予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5、出汗后要及时更换湿衣,注意保暖,防止着凉。

七、预防

1、消灭传染源鼠类是此病的传染源,恙虫为此病的传播媒介,主要是消灭野鼠和家鼠,采用各种捕鼠器与药物灭鼠相结合的综合措施。

2、切断传播途径:铲除杂草、改造环境、消灭恙螨孳生地是最根本措施。

3、个人防护避免:在溪边草地上坐卧,在杂草灌丛上晾晒衣服。在流行区野外军事训练,生产劳动、工作活动时,应扎紧袖口、领口及裤脚口,身体外露部位涂擦5%的邻苯二甲酸二甲脂(即避蚊剂),以防恙螨幼虫叮咬。回营区后及时沐浴、更衣,如发现恙螨幼虫叮咬,可立即用针挑去,涂以酒精或其他消毒剂。目前尚无可供使用的有效疫苗,进入重疫区的人员,可服强力霉素0.1~0.2g或氯霉素1g,隔日1次,连用4周。

a35bd713e633a2e6bb51762e32bed6e0.png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的人有无传染性,可以结婚吗?

乙肝表面抗原,就其本身而言不具有传染性,但一般来说,血清表面抗原阳性常同时有乙肝病毒的其它指标同时存在,表示这个人的血内正携带或存在乙肝病毒感染,或曾感染过乙肝病毒。

如果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人,同时有乙肝其他标志物如HBeAg、抗—HBcIgM、HBVDNA阳性,提示病毒在肝内活跃复制,有大量病毒颗粒不时向血液或体液中释放,那么这个人的血液、唾液、精液、乳汁、宫颈分泌液、尿液都可能带乙肝病毒,极易传染他人。所以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应同时查乙肝病毒其他标志物,并需查对方的血,如对方血中表面抗体阳性,说明对方对乙肝病毒有免疫力,不易再感染,可以结婚,如对方乙肝表面抗原、抗体和核心抗体均为阴性,则表明对方未感染过乙肝病毒而且缺乏免疫力,婚后易被感染,暂不宜结婚。可按0、1、6方案注射乙型肝炎疫苗。

 

3cb69530c5163342ba4c87379d82b6ff.png

 


正确认识转氨酶

人们对转氨酶存在各种错误认识,认为转氨酶升高就是肝炎;转氨酶异常就有传染性;转氨酶水平与肝细胞损害程度呈正比等等。事实上,很多情况下转氨酶水平正常与否,不能代表肝脏功能好坏。如以下几种情况:  

转氨酶正常,肝脏损害存在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乙肝病毒指标一直是阳性,但转氨酶从来没有升高过。对这样的病人做肝脏活组织检查却能发现肝脏炎症反应很严重,有的已经发生了纤维化,甚至肝硬化和肝癌。 

转氨酶很高,是一时性的肝损害 比如服用某种对肝脏毒性较强的药物,停药后就恢复到正常。大多数急性甲型肝炎病人在发病期转氨酶很高,经过短期休息和治疗后很快恢复正常。一次性大量喝酒也会有类似现象。 

转氨酶不高,黄疸很深 有三种情况:一是胆道阻塞,胆汁排泄不畅,做肝功能检查时血液胆红素很高,而转氨酶不高,可见于胆管结石、胆道和胰头周围的肿瘤患者。二是重型肝炎,患病早期,转氨酶有不同程度升高,胆红素在较高的水平上,但随着病情的进展,胆红素越来越高,转氨酶反而下降及至正常,这是病情严重的信号。三是瘀胆型肝炎,以肝内小胆管损害为主,导致胆汁分泌异常,比如各种少数急性黄疸型肝炎、药物性肝炎、妊娠等。 

转氨酶正常,肝病已晚期 某些肝硬化和肝癌病人,肝功能很糟糕,但转氨酶却正常。不少人因为有了大量腹水、消化道出血,或者体检时发现其它异常才得知原发疾病,隐源性肝硬化是其中一种。 

转氨酶长期异常,但水平不高 多见于慢性乙型和丙型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长期大量饮酒后的酒精性肝炎等。转氨酶水平大多在100—200单位之间,小于100单位的慢性肝炎病人最需要重视,因为这类病人人数最多,病情持续发展,最终可能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 

转氨酶轻度增高的脂肪肝 患脂肪肝转氨酶一般不超过100单位,这种人一般体重超标,这与饮食结构不当、饮食无量、嗜酒无度、缺乏运动等有关。

0735d99bc0145a5754e5e15596ca558f.png

 


脂肪肝患者的健康宣教

 一、定义: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脂肪性肝病正严重威胁国人的健康,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已被公认为隐蔽性肝硬化的常见原因。

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现象,而非一种独立的疾病。其临床表现轻者无症状,重者病情凶猛。一般而言,脂肪肝属可逆性疾病,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常可恢复正常。

二、脂肪肝的分类:1、肥胖性脂肪肝;2、酒精性脂肪肝; 3、营养不良性脂肪肝 ;4、糖尿病脂肪肝;5、 妊娠脂肪肝 ;6药物性脂肪肝。

三、如何早期发现脂肪肝?

1、所谓脂肪肝高危人群是指存在脂肪肝发病的危险因素,比普通人群更易发生脂肪肝的群体。脂肪肝的高危人群主要包括:(1)肥胖症,特别是内脏脂肪性肥胖病人;(2)糖尿病,特别是成年型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病人;(3)长期大量饮酒者;(4)高脂血症,特别是有血液甘油三酯升高者;(5)长期服用损肝药物者;(6)以及有肥胖症、糖尿病和脂肪肝家族史的个体。有脂肪肝发病的危险因素者要有自我保健意识,应定期(每年1~2次)作肝脏B超或CT等影像学检查以早期发现脂肪肝。 

2、预防脂肪肝,合理的饮食是预防和治疗脂肪肝的关键。应控制高脂肪、高糖饮食,戒酒或少饮酒。(1)科学合理的饮食制度:调整膳食结构,坚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为辅,能量来源以粮食为主的传统方案。(2)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及戒酒:一日三餐定时定量,早餐要吃饱、中餐要吃好、晚餐大半饱,避免过量摄食、进零食(特别是甜性零食)、吃夜宵及过度长期喝酒等不良习惯。(3)中等运动量的体育锻炼:人体对于多余热量的利用,除了转化为脂肪储存外,主要通过体力活动消耗掉。坚持参加中等运动量的锻炼,并持之以恒,避免养成久坐少动的习惯。(4)慎重选择用药,防止药物性肝病:用药不当极易产生药物性肝病,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合理调整药物剂量和疗程,以防药物性脂肪肝。(5)定期查体,有效地控制病情:对于有肥胖症、糖尿病、高脂血症和脂肪肝家族史的个体,定期查体,以早期发现肥胖症、糖尿病等疾病,阻止病情发展。 

脂肪肝患者应该多吃一些含有高维生素、高蛋白质、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像一些的新鲜的水果蔬菜,蛋类、豆制品,主食也主要以米面为主,应该保持一下营养平衡,也可以用一些的营养品来调理,运动的话建议不要做剧烈的运动个,像打太极拳、游泳、散步等都有是可以的。

61613b281b120d4df86d70795daf0873.png   6a206ca1aa6bbdd017d76ff16de81f1a.png

 

 

 


重肝患者的福音——人工肝支持系统

我国是病毒性肝炎高发区,目前病毒感染有一亿人以上,占全世界1/3,肝炎患者三千万人以上,其中重型肝炎占1%以上。重型肝炎病情凶险,发展迅速,即使进行内科治疗,死亡率仍高达80%以上,但是由于肝脏有强大的再生能力,临床如能对急性、亚急性重肝患者及时采取措施,应用暂时的支持手段,维持病人的生命,以待肝细胞再生,使其度过危险期,则有可能康复。慢性晚期重肝虽病变已无可逆转,若能取得供体肝脏移植,则能得到彻底治疗,在肝移植前后也需做支持治疗。人工肝正是能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治疗方法。是临床重肝患者治疗的一大福音。

n什么是人工肝? 

人工肝是人工肝脏支持治疗系统的简称,即通过一个体外的机械理化装置,暂时辅助或取代严重病变的肝脏,清除体内各种有害物质,部分代偿肝脏功能,使患者肝脏再生度过难关,以达到自体肝脏功能恢复或最终肝脏移植争取时间。n什么样的人适合做人工肝? 

人工肝的适应症包括肝功能衰竭患者,如急慢性重肝及并发肝昏迷、肝肾综合征等患者、高胆红素血症、高内毒素血症、肝移植前的过度治疗、肝移植后的无肝期替代治疗。

n人工肝疗效如何? 

目前国内最早应用人工肝治疗的浙江医大一附院共治疗重肝200多例,其中急性、亚急性重肝的治愈率由12.5%提高到80.0%,慢性重肝好转率由7.3%提高到44.4%,大大降低了重肝的死亡率。通过对不同时期重肝人工肝疗效进行分析发现重肝如能早、中期治疗,其治愈好转率明显提高到90.0%和68.4%,而晚期仅为19.5%,所以人工肝治疗重肝越早效果越好,晚期需结合肝移植。

n人工肝能完全代替肝脏吗? 

肝脏是人体结构和功能最复杂的器官,其功能包括合成、代谢、转运和分泌等。目前的人工肝多数只能部分取代肝功能,暂时清除因肝衰累积在体内的各种有害物质,以待肝细胞的再生恢复,故称为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   

 

bc9c34b1097119310dfb72a3dcee1d31.png


重症肝炎患者的健康宣教

一、定义:重症肝炎是以大量肝细胞坏死为主的病理特点为表现的一种严重的肝脏疾病,可引起肝衰竭甚至威及生命,是肝病患者病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主要病因:1、肝炎病毒感染;2、药物中毒;3、慢性酒精性肝损害等。

三、临床表现

1、早期:出现极度的乏力、呕吐、腹胀等严重的消化道症状;黄疸进行性加深;有出血倾向;尿如浓茶样、有可能出现肝性脑病或明显的腹水。

2、中期:在上述的基础上,病情迅速发展,出现肝性脑病、腹水、出血倾向明显。

3、晚期:随着病情的加重,会难治性的并发症(如肝肾综合征、上消化道大出血、严重感染、难以纠正的电解质紊乱等)、出现深昏迷、有严重的出血倾向。

四、治疗及护理要点

重症肝炎的治疗原则是挽救和修复严重损伤的肝细胞,使患者的肝细胞有机会“再生”,从而提高存活率。因此,基础治疗、支持治疗、重症监护或人工肝治疗,适当的抗病毒治疗是有效而必要的。

1、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密切观察病情及生命征变化,防止感染。

2、每日给予碳水化合物为主的营养支持,提供充足的维生素,适当补充膳食纤维。限制蛋白质、脂肪类食物的摄入,对于水肿和腹水者,应限制盐和水的供给。饮食少量多餐,易消化的半流或流质饮食为主。严防低血糖的发生,可适当补充蔗糖,葡萄糖或果糖含量高的食物。

3、每天补足充足的液体,保持出入量平衡,尿多时可适当增加补液量。注意水电解质及酸碱的平衡。

4、通过静脉供给足量的白蛋白,尽量减少饮食中的蛋白质,以控制场内氨物质的来源,维持正氮平衡、血容量和胶体渗透压,预防脑水肿和腹水的发生。

5、补充足量的维生素B、C、K。输注新鲜血浆,白蛋白或免疫球蛋白以加强支持治疗。

6、禁用对肝肾有损害的药物。

7、上好床栏,以防坠床;做好口腔及皮肤护理。

七、健康教育

1、肝炎患者或携带者应尽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定期的健康体检,避免重叠感染和疾病在隐匿中的进展,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处理。

2、对于口服抗病毒药者,切记不能随意停药,而应该在医生指导下停药。且在停药后必须按要求定期复查。

3、随着越来越多的患者使用抗病毒药物,在维持治疗阶段,应定期复查有无病毒复制,及时发现耐药情况,防止因耐药导致的重型肝炎。

4、不要随意滥用药物,杜绝汹酒,尤其是病毒携带者要禁酒。

5、及时使用疫苗,以达到母婴阻断目的,防止感染及重叠感染。

    

580732046ccd34d4575ebfe7650a4698.png

 


自身免疫性肝病健康宣教

一、定义:自身免疫性肝病是以肝脏为相对特异性免疫病理损伤器官的一类自身免疫性疾病,常同时合并肝外免疫性疾病。

二、症状体征 

临床上有自身免疫的各种表现,如黄疸、发热、皮疹、关节炎等各种症状,并可见高γ-球蛋白血症,血沉加快,血中自身抗体阳性。 约20%~25%患者的起病类似急性病毒型肝炎,表现为黄疸、纳差、腹胀等。临床表现以女性多见,主要见于青少年期。另外,绝经期妇女亦较多见。起病大多隐袭或缓慢,可有关节酸痛、低热、乏力、皮疹、闭经等。

三、本病的特点:有肝外表现,有时其他症状可掩盖原有的肝病。

1、本病的肝外表现有:

(1)对称性、游走性关节炎,可反复发作,无关节畸形;

(2)低热、皮疹、皮肤血管炎和皮下出血;

(3)内分泌失调、痤疮、多毛、女性闭经、男性乳房发育、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糖尿病等;

(4)肾小管性酸中毒、肾小球肾炎;

(5)胸膜炎、间质性肺炎、肺不张、纤维性肺泡炎;

(6)溃疡性结肠炎、干燥综合征。

四、自身免疫性肝病的饮食要求:

1、食物宜软和易消化,不能坚硬,也不宜太热。因为坚硬、过热的食物容易引起曲张的食管静脉破裂而发生上消化道出血。

2、少吃多餐:对于食欲正常的患者,可以鼓励少食多餐,并提倡加餐。只要没有肝性脑病,大便正常,可进食富含蛋白质的牛奶、鸡蛋、鱼类、肉类等。

3、低盐少渣:体内钠的增加会导致水的重吸收增加,促进腹水与四肢水肿形成。因此,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均需要限制钠盐,变淡口味。每天可吃 5克左右的食盐(包括含盐的食物与药物)。

五、健康指导

患了肝病缠绵难愈,除了正确合理用药治疗,患者在日常饮食及生活中不得不注意以下禁忌:

1、忌酒:饮酒对肝脏危害极大,酒中的乙醇和亚硝胺可使肝脂肪变性,引起酒精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癌。因此肝病患者应滴酒不沾,以免加重肝细胞损害。

 2、忌烟:烟中含有多种有毒物质,能损害肝功能,抑制肝细胞再生和修复。因此肝病患者必须戒烟。

 3、忌辛辣:辛辣食品易引起消化道生湿化热,湿热夹杂,蕴薰肝胆气机失调,消化功能减弱。故应避免食用辛辣之品。

4、忌食加工食品:少吃罐装或瓶装的饮料食品,这是由于罐装、瓶装的饮料食品中往往加入防腐剂,对肝脏或多或少都有毒性,而且这些食品多久存、不新鲜,故不适合肝炎病人饮用。

5、忌劳累:肝为人体重要代谢器官,肝炎病人功能失常,营养失调,故疲乏无力,需多休息。因此多休息是治疗关键。

6、忌情志不畅:肝病患者应忌恼怒、悲观、焦虑等,因为肝病患者久治不愈,常使人焦虑,胡思乱想,易发火而郁怒伤肝,肝气郁结不舒易成积癖,一旦对治疗失去信心,思想包袱加重,病情则不稳定,因此病人要乐观,增强信心,多咨询肝病专家解答疑问,让专家多做思想教导。

7、忌乱用补品:膳食平衡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基本条件,如滋补不当,脏腑功能失调,打破平衡,会影响健康。

 8、忌生活不规律:十分病七分养,因此充足的睡眠、合理营养、规律生活,每天坚持早操,劳逸结合很重要。

 9、忌滥用激素:抗生素等 是药三分毒,药物对肝肾多有损害,肝病患者一定要在医生的正确指导下,合理用药。

281f14e54a9f692c9d1bce21cd930e0b.png

 


走出乙肝疫苗误区

需要强调的是,虽然经过多年宣传教育,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对注射乙肝疫苗的重要性已经具有很高的认识水平。但是,人们对以下几个问题的认识和理解还比较含糊,在此,有必要加以澄清。 

误区:给“携带者”接种乙肝疫苗。 经常有患者或者家属询问医生,是否需要给携带者接种乙肝疫苗,甚至确有个别携带者接受了疫苗注射,这是严重的认识错误。我们常说的携带者实际上包括乙肝病毒和表面抗原携带者两种情况,但是无论哪种情况,接种疫苗毫无意义。原因很简单,携带者体内本来就存在大量表面抗原(也就是疫苗的成分),再注射根本无任何益处。 

误区:成人必须注射乙肝疫苗。 成人接种疫苗并非必需,但是建议给医务人员、乙肝患者配偶、有高危行为的人(注射吸毒和性乱)、意外暴露于乙肝患者血液者等接种乙肝疫苗,因为这些人长期接触含有乙肝病毒的血液,须预防在先。不少乙肝患者的父母、子女或配偶,已经与患有乙肝的亲人生活了十几甚至几十年,他们中的很多人实际上表面抗体是阳性的,就没有必要注射乙肝疫苗了。 

误区:接种疫苗后可以终身无忧。与天然感染乙肝病毒不同,接种乙肝疫苗后不能保证持久的免疫力,一般能维持五年左右时间,最长大概12年。因此,对于那些具有“次高危”状态的人群,建议间隔一定时间后加强免疫1次或数次,至于何时加强(再接种),可以根据体内乙肝两对半抗体的滴度而定。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感染性疾病、肝病健康教育

门诊排班

门诊排班

就医指南

就医指南

特色医疗技术

特色医疗技术

交通路线

交通路线

双向转诊

双向转诊

服务号

服务号

订阅号

订阅号